中国头条通讯社新疆讯(通讯员 唐志文 艾山·买买提)“矛盾不上交、平安不出事、服务不缺位”,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四十八团焕发出蓬勃生命力。喀什垦区公安局河东派出所聚焦群众身边常见的交通、经济、邻里、土地等纠纷,以精准排查为前提、以多元调解为抓手、以机制创新为动力,将大量矛盾化解于萌芽、解决在基层,切实筑牢了平安防线,获得群众的普遍好评。
分类施策,精准破解治理难题
交通纠纷“快处快调”。创新“警官+法官”联调模式,实现责任认定与纠纷调解一站式办结。此前,一起因剐蹭引发的拥堵纠纷,民警辅警联合调解员现场取证、依法划分责任,1小时内促成赔付,纠纷快速化解。该模式使辖区交通纠纷平均处置时长缩短40%,调解成功率达100%。

经济纠纷“多元联调”。构建“公安主导、多方联动”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,切实筑牢群众财产安全的防护网。在调解一起水果货款拖欠纠纷时,民警辅警与社区调解员共同上门,既讲清法理,也考虑实际,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分期付款协议,并通过回访确保履行,守住了果农的辛苦钱。

邻里纠纷“情理交融”。依托“熟人社会”基础,侧重情感疏导,修复邻里关系。曾有积怨五年、多次报警的邻里纠纷,民警辅警历经8小时耐心沟通,融法于情,最终促使双方真诚和解。对常见琐事纠纷,坚持“现场办公”,今年已推动30余户邻里重归于好。

土地纠纷“合力攻坚”。针对历史遗留的土地权属争议,联动团平安办、司法所、连队组成联合调解组,将调解桌搬到田间地头。通过“背对背”沟通、讲法说理、核实历史,成功化解了多起沉积多年的棘手矛盾。

机制创新,筑牢源头治理防线
排查预警前置。建立“预防走在排查前,排查走在调解前”机制,社区民警辅警联合多方力量每月开展“地毯式”走访,利用连队警务室“人熟、地熟、情况熟”优势,提前发现并化解了23起矛盾纠纷。

整合调解力量。推行“1+N”调解模式,以派出所为核心,广泛吸纳连队干部、老党员等社会力量,形成多元参与格局,确保“小纠纷不出连队、大纠纷不出团”。

实行闭环管理。建立“排查—化解—回访—评估”全流程机制,通过电话及上门回访巩固调解成果,并结合日常走访开展案例普法,从源头提升群众法治意识,减少矛盾发生。

实干为要,平安答卷成效显著
用脚步丈量民情,以耐心化解民忧。今年以来,河东派出所累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71起,化解率达100%,未发生一起纠纷激化或“民转刑”案件。同步开展的普法宣传惠及群众上万人次,辖区群众依法维权意识显著增强。
下一步,河东派出所将继续深化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实践,优化机制、凝聚合力、延伸服务,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,让平安和谐的底色更加浓郁、成色更足。
编辑:玉素甫•玉素因
核审:张兆伟








评论